期刊名称:Communications Biology
影响因子:5.1
期刊分区:JCR 1区/中科院1区
发表时间:2024年9月
作者单位:南京中医药大学
相关疾病:非小细胞肺癌
样本类型:裸鼠皮下移植瘤组织、血清
相关产品:癌症分子机制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
展开剩余92%其他信息:中药、多组学联合分析、网络药理学、体内外功能验证
1.前言
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通过多组学技术研究经典中药附子(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)中的生物碱对非小细胞肺癌抑制机制的文章。研究结合肺癌样本和药物靶点分析,揭示了附子生物碱通过调控PI3K/Akt-mTOR信号通路和糖酵解途径,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生长。这一发现为附子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。文章于2024年9月发表在《Communications Biology》(IF=5.1)杂志上,标题为“Alkaloids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inhibit growth of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PI3K/Akt-mTOR signaling and glycolysis”。
2.研究背景
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,其中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%。由于NSCLC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,导致其治愈率和生存率较低。目前,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。晚期NSCLC患者常依赖手术和放疗,但化疗和放疗常伴随疲乏、恶心、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,且分子靶向治疗容易产生耐药性。相比之下,中药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,还能有效缓解症状,且安全性较高。因此,探讨中医药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。
附子作为传统中医中的经典药材,其抗癌作用已经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。临床上,附子常用于治疗肺癌、胃癌等恶性肿瘤。现代研究发现,附子中的某些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癌效果,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。因此,本研究旨在结合肺癌样本和药物靶点分析,深入探讨附子生物碱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潜在机制。
3. 研究样本
代谢组学:FZA灌胃处理的裸鼠血清样本(n=7)+PBS灌胃处理的裸鼠血清样本(n=7)+未移植对照组的裸鼠血清样本(n=7)
4. 实验设计
本研究首先从附子中提取并纯化了附子生物碱(FZA)和附子多糖(FZP)。随后,研究人员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,评估了附子、FZA和FZP在抗NSCLC方面的活性。接着,采用质谱技术对FZA中的有效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,以明确其化学组成。为了深入探究FZA抗NSCLC的作用机制,研究人员结合蛋白质组学技术、非靶向代谢组学以及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,系统地探索了FZA的潜在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。在此基础上,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等手段验证了FZA的作用机制,阐明了其在抗NSCLC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,并揭示了其对关键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。
图1 研究流程
5. 研究结果
(1)FZA在体内和体外均抑制NSCLC生长
为了评估FZA和FZP的体内抗肿瘤效果,研究人员对A549皮下移植瘤裸鼠进行了不同处理,包括PBS、FZ、FZA、FZP以及顺铂(阳性对照)。结果显示,与PBS组相比,治疗组的肿瘤生长速度减缓,尤其是FZA组的肿瘤体积显著减小(图2A)。同时,FZA组的肿瘤重量抑制最为明显,其疗效与顺铂组相当,而FZP的抑瘤活性相对较弱(图2B)。病理分析表明,经FZ、FZA、FZP治疗后,肿瘤细胞的异常特征得到了明显改善(图2D)。此外,FZA给药后,小鼠体重及主要器官未见明显毒性反应(图2C、2F)。体外实验进一步显示,FZA对五种NSCLC细胞系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(图2G),并且其抑制效果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(图2H)。这些结果表明,FZA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NSCLC的生长。
图2 FZA在体内和体外均抑制NSCLC生长
(2)FZA的组分鉴别
体内外研究证实,附子的有效成分为FZA。为进一步剖析FZA的组成,研究人员运用质谱技术对其化学特征进行分析。分析结果表明,FZA中含有53种生物碱成分,图3展示了其中部分代表性成分的结构。
图3 FZA中代表性成分的结构
(3)蛋白质组学分析
为了探究FZA抑制NSCLC生长的机制,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,对FZA灌胃处理和PBS灌胃处理的皮下移植瘤组织样本的蛋白质组进行了分析。成功筛选出238个差异表达蛋白,并以热图形式展示了这些蛋白的表达情况(图4A-B)。进一步地,基于这些差异蛋白,研究还进行了蛋白相互作用(PPI)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(图4C-E)。结果显示,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肿瘤代谢过程,并且主要富集在PI3K/Akt-mTOR、糖酵解/糖异生等关键通路中。
图4 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FZA治疗NSCLC的作用机制
(4)代谢组学分析
为了探究FZA对代谢的影响,研究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,分析了FZA灌胃处理组、PBS灌胃处理组及未移植对照组的裸鼠血清样本中的代谢物变化。结果显示,各组样本可以明显区分开(图5A),其中FZA组与PBS组明显分离且更接近对照组(图5B),这些结果凸显了FZA的抗NSCLC作用。通过对比FZA组与PBS组,研究人员鉴定出32种差异代谢物(图5C),并基于这些代谢物进行了通路富集分析,构建了相应的化合物-反应-酶-基因网络(图5D-E)。研究结果表明,FZA可能通过调节TCA循环和糖酵解来发挥其抗NSCLC的作用。
图5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FZA治疗NSCLC的作用机制
(5)蛋白质组学、代谢组学联合分析
为了深入探究FZA抗NSCLC的作用机制,研究将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结果进行联合分析。通过构建差异蛋白和代谢物的分子作用网络,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(图6A)。同时,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蛋白质和代谢物之间的内在联系(图6B)。结果显示,FZA可能通过调节肿瘤能量代谢来发挥其抗NSCLC作用。
图6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分析
(6)预测药物靶点
为了进一步的探寻药物靶点,研究通过GeneCards、TTD、OMIM等在线数据库,确定了NSCLC的潜在靶点,再与FZA的靶点进行比对分析,筛选到34个关键靶点(图7A)。PPI网络分析显示,FZA通过作用于AKT1、EGFR等核心靶标发挥疗效(图7B)。同时,构建的药物-成分-靶标-疾病网络展示了FZA成分与靶点之间的复杂关系(图7C)。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表明,FZA主要通过PI3K/Akt信号通路等机制对NSCLC产生疗效(图7D-E)。综上推测,FZA可能通过调节PI3K/Akt通路,影响肿瘤能量代谢,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。 如果您对癌症药物靶点预测感兴趣,我们的癌症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可提供全面的药物靶点筛选服务。我们可以根据您的蛋白质组学数据,如癌与非癌组织比较得到的差异表达蛋白,结合在线数据库预测癌症潜在靶点进行比对分析。若您的样本涉及已知有效成分的药物干预,我们还能进一步整合药物作用靶点信息,精准锁定潜在治疗靶点。
图7 预测FZA治疗NSCLC的作用靶点
(7)FZA通过PI3K/Akt-mTOR途径调控有氧糖酵解
研究设计了一系列验证实验。结果显示,FZA处理使NSCLC细胞乳酸含量降低,培养液pH值升高,同时细胞内葡萄糖及TCA循环中间产物增加(图8A-B),表明代谢从糖酵解转向氧化磷酸化。进一步检测发现,FZA并不影响参与糖酵解的关键酶,而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p-PI3K、p-Akt和p-mTOR的表达(图8C-E)。此外,PI3K抑制剂LY294002与FZA联用时,细胞活力显著降低,表明PI3K/Akt-mTOR失活增强了FZA的抑制作用(图8F-G)。这些结果证实FZA通过PI3K/Akt-mTOR信号通路调控糖酵解,从而发挥抗NSCLC作用。
图8 FZA调控NSCLC细胞的有氧糖酵解
6.结论
附子生物碱(FZA)通过调控PI3K/Akt-mTOR信号通路抑制NSCLC细胞的糖酵解,进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。具体来说,FZA能够显著抑制NSCLC的生长,且这一效果在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动物模型中均得到了验证。在机制方面,研究发现FZA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调节PI3K/Akt-mTOR信号通路,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,特别是糖酵解过程,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。这些研究结果为FZA作为NSCLC潜在治疗药物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。
7.总结
本研究通过多组学技术(蛋白质组学+代谢组学),系统地探讨了附子生物碱(FZA)在NSCLC治疗中的潜力及其作用机制。研究结果表明,FZA能够有效抑制NSCLC的生长,并通过调控关键信号通路和代谢过程,展现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巨大潜力。这些重要发现不仅为FZA未来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,也为传统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。
在本研究中,研究人员采用系统全面的方法筛选药物靶点,值得借鉴学习。他们利用GeneCards、TTD和OMIM等在线数据库,预测NSCLC和FZA的潜在靶点,并通过交集分析锁定34个核心靶点。后续分析表明,FZA主要通过PI3K/Akt信号通路等关键路径发挥抗肿瘤作用。
我们的癌症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基于相同理念,为您提供全面的药物靶点筛选服务。我们不仅进行差异表达蛋白与癌症治疗靶点的交集分析,还能根据您的研究需求整合药物作用靶点信息,精准锁定潜在治疗靶点。无论研究处于靶点探索初期还是药物干预后的机制研究阶段,我们都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,助力您高效推进癌症研究项目,加速科学发现进程。
通过深入解读本篇文献,相信大家对如何运用多组学技术开展癌症研究有了更全面的理解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内容。如果您对癌症研究、药物靶点分析等领域感兴趣,我们可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癌症研究一站式解决方案,包括方案设计、报告生成和论文发表等关键环节。我们致力于简化科研流程,为您提供全程科研服务,助您摆脱繁琐操作和耗时任务,为您的科研保驾护航!
文献原文:
Zhang W,Cai S,Qin L, et al. Alkaloids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inhibit growth of non-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regulating PI3K/Akt-mTOR signaling and glycolysis. Commun Biol. 2024;7 (1):1118. doi:10.1038/s42003-024-06801-6
发布于:湖北省久联优配-求股票配资-网上配资公司-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